真空降水施工
施工准备
井点设备主要包括井点管(下端为滤管)、集水总管和抽水设备等。
井点管采用Φ60×5长6.0m无缝钢管。管下端配2.0m滤管,滤管采用与井点管同直径钢管,井点管和滤管之间连接钢制管箍,与集水总管连接用耐压胶管,滤管钻梅花孔,直径5mm,距15mm,外包尼龙网(100目)五层,钢丝网二层,外缠20#镀锌铁丝,间距10mm。集水总管为内径100—127mm的无缝钢管,每节长4米,其间用橡皮套管连结,并用钢箍接紧,以防漏水,总管上装有与井点管联结的短接头,间距0.8米—1.2米。真空降水施工
每套抽水设备有真空泵一台,离心泵一台,水气分离器一台,每套井点降水设备带70根井点降水管。真空降水施工
施工方法
井点的平面布置:当基坑或沟槽宽度小于6m,且降水深度不超过5m时,可用单排线状井点,布置在地下水流的上游一侧,两端延伸长度以不小于槽宽为宜。如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,则用双排线状井点。面积较大的基坑宜用环状井点,有时也可布置成U形,以利于挖土机和运土车辆出入基坑。井点管距离基坑壁一般可取0.7~1.0m,以防局部发生漏气。井点管间距一般为0.8m、1.2m、1.6m,由计算或试验确定。井点管在总管四角部位适当加密。真空降水施工
井点高程布置:井点的埋设深度H(不包括滤管)。H≥H1+h+IL(m)
H1——井管埋设面至基坑底的距离;
h——基坑中心处底面至降低后地下水位的距离,一般为0.5—?1.0m;
I——地下水降落坡度,双排或环状井点1/10,单排井点为1/4~1/5;
L——井点管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。真空降水施工
同时还应考虑井点管一般要露出面0.2m左右,无论在任何情况下,滤管必须埋在透水层内,为了充分利用抽吸能力,总管的布置接近地下水位线,这样事先应挖槽,水泵轴心标高宜与总管平行或略低于总管,总管应具有0.25—0.5%坡度(坡向泵层),各段总管与滤管分别设在同一水平面,不宜高低悬殊。真空降水施工
井点的计算
首先排放总管,再埋设井点,管用弯联管将井点管与总管连通,然后安装抽水设备,在这里,井点管的埋设是一项关键性工作。真空降水施工
井点管采用水冲法埋没,分为冲孔与埋管两个过程,冲孔时先将高压水泵,利用高压胶管与孔连接,冲孔管与起重设备吊起,并插在井点的位置上,利用高压水(1.8N/mm2),又经主冲孔管头部的喷水小孔,以急速的射流冲刷洗土壤,同时使冲孔管上下左右转动,边冲边下沉,从而逐渐在土中形成孔洞,井孔形成后,拔出冲孔管,立即插入井点管,并及时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填灌砂滤层,以防止孔壁塌土。真空降水施工